账号被封那天,杨阳阳还在晒“军嫂”日常。她拍丈夫肩章、晒驻地定位,配文“嫁给兵哥哥倍儿有面”。网友炸了:“定位一秒锁定营区,泄密了!”“退伍费可能泡汤。”三天后,部队约谈,平台封号,丈夫写检查。主要信源:(今日女报——自称90后留守军嫂,发布多篇短视频暴露军队敏感信息,账号“杨阳阳”被处置;极目新闻——自称90后留守军嫂,暴露敏感信息!账号“杨阳阳”被处置)现在有些军属在网络上晒生活,一不小心就闯了祸。2025年8月,军嫂杨阳阳在家属院里拍视频,背景里露出营区设施,还特意标注定位发上网,配文让人猜地点。结果三天后部队保卫部就找上门,账号直接被封。这事闹得挺大,上了热搜。其实她不是头一个这么干的,在她之前就有不少军属栽在"晒生活"上。有人拍家属楼楼道全景,网友从窗户倒影里能看出地形。有人直播丈夫叠被子,墙上训练日程表被拍得一清二楚。还有人晒军装照,把哨兵岗亭位置都暴露了。这些看似平常的镜头,都可能被境外情报机构当拼图碎片用。杨阳阳最要命的是爱定位打卡。家属院超市、部队卫生所、探亲接待处,她去哪都要在地图上标个点。有退伍老兵在评论区提醒她别发这些,她还不服气,说自己丈夫保家卫国,晒点生活怎么了。这种想法最危险。她以为不拍机密文件就没事,却不知道现在情报收集早就不靠文件了。就像拼图游戏,你发张晾衣绳照片能暴露营区风向,拍段哨兵换岗能泄露执勤规律,再加上定位信息,连台历上圈个日期都可能被分析出巡逻路线。前几年真有案例,军嫂拍视频扫到丈夫书桌上的台历,境外机构结合气象数据和公开信息,硬是推算出边防部队的换班规律。部队只能临时调整部署,战士们平白多出好几倍工作量。杨阳阳账号被封后,还有粉丝替她喊冤,说她不过是想当网红赚点钱。点开她主页就明白了,挂着十几个带货链接,从"军嫂同款"睡衣到"兵哥哥零食礼盒",粉丝快十万了,眼看就能开通更高级的带货权限。军嫂身份确实自带光环,网友愿意买单是冲着对军人的信任。可她把"军嫂"当流量密码,连基本保密规矩都不顾,这不光毁自己信誉,更伤其他老实本分的军属。要是"军嫂"这词总和"泄密"和"捞钱"挂钩,那些真正默默支持军人的家属得多寒心。说到底还是国防保密意识有断层。部队里年年搞保密教育,当兵的都知道"涉密不上网,上网不涉密"。可不少军属觉得保密是军人的事,跟自己没关系。杨阳阳丈夫是连队指导员,整天在部队讲保密纪律,回家却从不和妻子聊哪些能发、哪些不能发,总想着"家里不谈工作",结果反倒捅出娄子。看看人家高原军嫂怎么做。账号只拍雪山草原和自家菜棚,提到丈夫就说"他在守边疆,我在守小家"。网友问她为啥不晒老公日常,她回得实在:"他守国境线,我得守好家里保密线。"还有个老军嫂说得更透:"我家那位连袜子颜色都不让拍,说万一被看出是部队制式袜,有心人就能猜出他的兵种。"这次整治行动不光处理了杨阳阳,还封了好几个账号。有晒丈夫工资条的,懂行的一看补助标准就能猜出部队驻地。有直播探营拍军车车牌的,被扒出是特殊作战部队。还有拍训练日常的,战士们的装备型号、战术动作都成了研究素材。这些零碎信息落到有心人手里,拼凑起来就是国防威胁。部队常说保密工作"三分靠技术,七分靠自觉",技术再先进也防不住家里人的随手拍。杨阳阳这事给所有人提了个醒:"军嫂"不是流量标签,是带着责任的特殊身份。分享生活没错,但得守住安全红线;追求流量也行,不能拿国家安全当代价。军属们拍视频前得多想想。镜头会不会拍到营区标识?定位会不会暴露位置?普通细节会不会成泄密突破口?说到底,国防保密不是部队的独角戏,是每个公民的必修课。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谁拍风景照都可能带上军事基地背景,朋友圈一句话都可能涉及敏感信息。维护国家安全不是空话,就藏在每次"不随意拍、不乱分享、不泄隐私"的自觉里。希望杨阳阳的教训能让更多人明白:别让流量欲望变成国家安全的定时炸弹,别让无心分享给戍边战士添负担。守住保密底线,才是对军人最好的支持。对此您怎么看呢?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,感谢您的强烈支持!